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奋发图强
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贡献青春和力量
在共青团南华大学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青年朋友们:
共青团南华大学第四次代表大会,是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隆重举办广州第十六届亚运会、学校科学谋划“十二五”蓝图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校团员青年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是我校共青团工作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崭新起点!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团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团结带领全校广大团员青年牢固树立远大志向,努力掌握过硬本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发图强,为构建我校共青团工作新格局,实现学校“十二五”发展目标和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贡献青春和力量!
现在,我受共青团南华大学第三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
一、过去三年工作回顾
(一)始终注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引领团员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抓实
1.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引领全校广大团员青年。充分运用“三会一课”、团校、主题教育活动等多种手段和形式,通过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工程和举办各类团学干部培训班,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团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加大对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的教育培养力度。校党委书记邹树梁、副书记赵红、副校长罗成翼分别为团学干部授课,进一步加深团员青年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的理解,引导团员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筑团员青年强大精神支柱。2007年11月,我校谭旭欣同学以团中央第一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学员身份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成员赴韩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中韩青年友好交流。
2.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等重大节庆日为契机,深入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爱校、成才、报国”、“激情时代、青春使命、我的责任”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升国旗仪式、大型主题宣传、演讲赛、辩论赛、合唱赛、红歌会等形式,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向长江大学10.24英雄集体学习活动,在青年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广大团员青年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3.深入开展爱校荣校教育活动。以校庆五十周年和学校合并组建十周年为契机,用“明德、博学、求是、致远”的南华校训和“勤勉务实、甘于奉献、刚健自强、敢为人先”的南华精神激励青年,深入开展“唱校歌、戴校徽、学校史、知校情”主题教育,引导团员青年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深入开展“做环保小事,建和谐社会”、“节约资源,从我做起”等主题活动,引导团员青年增强节约意识,积极参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构建和谐校园、建设节约型学校作出积极贡献。
4.大力加强优秀团员青年示范群体建设。以“五四”表彰为契机,深入开展了“五四红旗团支部”、“五四十佳团员”、“五四十佳团支部”、“十佳大学生自强之星”等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工作。进一步完善团内评先评优、奖励激励机制,努力探索培育、挖掘先进典型的新方式,培养和选树一批既反映时代精神,又能够充分体现当代青年发展方向的典型,利用先进典型影响和带动团员青年,努力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育人氛围。3年来,我校一大批先进团组织和优秀个人受到团省委、团市委的表彰。
5.进一步强化校园文明修身工作。各级团组织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全面推进省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深入开展“迎奥运、盼校庆、讲文明、树新风”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文明修身,通过文明劝导、文明倡议、文明评比、文明讨论等形式引导团员青年从身边做起,从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小事做起,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校园新风尚,提高了团员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为创建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做出了积极努力。
(二)始终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风建设进一步加强
1.充分把握学风建设是团学工作永恒的主题,将学风建设融入团学工作的全方面。组织大学生学风督查队和学风信息员队伍坚持开展学风督查和零点抽查,加大对学生课堂出勤、早晚自习的督促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全校通报。深入开展了“弘扬南华精神、创建优良学风,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明确大学生的使命和责任,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积极组织优秀学风评先评优活动,一大批先进个人和集体受到表彰,努力形成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优良学风。通过举办英语风采大赛、考研经验交流会、学科知识竞赛等形式,努力提高大学生英语过级率和考研率,为学校大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坚实基础,营造良好氛围。近几年,我校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考研率逐年提高。07年考研录取率为8.01%,08年为10.04%,09年为15%,10年为21%。
2.大力开展学生宿舍自主管理,加强寝室学风建设。学校大力开展学生自主管理工作,加强学生自主管理队伍建设,成立了在校学工部、校团委、校学生会指导下的校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举办了创建“卫生,学习,安全,和谐”四型公寓等主题活动,努力营造文明整洁、学风优良、安定有序、理性平和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宿舍不仅是学生休息放松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努力学习、完善自我的地方。
3.加大考风考纪教育与管理力度,倡导零舞弊,抓考风促学风。学校教务处、学工部、团委等部门联合成立了考风考纪联合办公室,通过举行考前动员大会、考风考纪有关政策宣讲等形式,加大对学生考风考纪的教育、巡查与管理力度,在全校积极倡导零舞弊和无人监考,发现违纪舞弊的学生及时通报、及时按学生手册等规定和办法进行处理。同时,充分发挥校级团学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大学生诚信考试,净化了考试环境,让诚信精神和公平精神深入人心,促进学风的不断改善。对在考试中违纪舞弊的团学干部,一经查实,除教务处、学工部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外,校团委会免除其所任团学干部职务。
4.深入开展书香校园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学校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引导大学生“好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以“阅读红色经典,坚定理想信念”为主题深入开展了学校“三湘读书月”活动。校团委、校学生会、校读书会向全校大学生发出读书倡议,号召大学生们勤于读书,善于读书,乐于读书,在全校营造“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学习氛围,在全体师生中逐渐形成了“以书为师,以书为伴,以书为友”的良好学习风气。精心组织开展了读书交流会,书签设计大赛,“阅读红色经典,坚定理想信念”征文、演讲比赛以及红色纪念地参观学习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活动。为配合学校新校区的建设,组织开展了新校区“读书储才,感恩母校”植树活动。校党委书记邹树梁以及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等领导高度重视并亲自参与到书香校园植树活动当中。我校书香校园活动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今年11月初,省“三湘读书月”领导小组授予我校湖南省首届“三湘读书月”活动“书香校园”先进称号。
(三)始终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创业取得新突破
1.进一步理顺体制,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校团委、教务处、科技处、学工部、大学生科协等部门和组织互相联动,有机整合,进一步完善“团委协调,导师指导,学生为主”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运行机制,共同推进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不断深入发展。学校充分发挥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学生课外科研立项为基础,以科技文化节活动和日常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科研创新年度评选为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积极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校、院两级的积极性,更充分地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提高工作绩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年来,共有110余个学生课外科研立项项目获得学校专项经费的资助,一大批大学生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学生整体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2007年,我校王思远同学荣获第四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2.精心组织“挑战杯”系列赛事,省赛、国赛成绩不断取得新突破。通过举办“挑战杯”论坛、知识竞赛、学术报告会、展板橱窗宣传等形式,大力宣传“挑战杯”系列竞赛相关知识,让学生对全国大学生科技“奥运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了参加竞赛的积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3年来,学校在参加省、国家“挑战杯”系列竞赛活动中获得了新的突破。2008年12月,我校在第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中荣获金奖,并获“高校优秀组织奖”,实现了我校在全国“挑战杯”上金奖历史性的突破;参加今年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学校2项作品获三等奖;参加2009年第十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校2项作品获三等奖;参加湖南省第三届、第四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学校2项作品获金奖,7项作品获银奖,8项作品获铜奖;参加湖南省第八届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荣获团体“优胜杯”;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五项、三等奖七项。在湖南省首届“挑战学子”评选中,我校机械学院张学文荣获“十佳挑战学子”称号,充分体现了我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协助教务处、各相关学院开展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程序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结构模型大赛、英语演讲大赛等,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分别获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等多项全国、省学科竞赛荣誉。
3.深入实施“扬帆行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为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有效化解大学生就业创业难题,学校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优势,深入开展“扬帆行动”,通过设立“扬帆讲坛”、筹措“扬帆基金”、开展“扬帆服务”、建立“扬帆基地”、倡树“扬帆典型”,帮助大学生“扬就业创业风帆,成青春激情梦想”。2年来,“扬帆讲坛”邀请了水晶坊董事长曾勇、学校99级成功创业身家过亿校友詹明学、红网总编隆国东等企业家、职业指导专家、知名校友来校举办了20余场就业创业专题报告会,分析当前就业创业形势,分享就业创业经验,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正确树立就业创业观,合理调整就业创业期望值;建立了大众康医药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衡阳移动、衡阳钢管等10余个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提供就业创业见习岗位,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创业充电、加油;积极倡树“扬帆典型”,借我校一大学生团队获得第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的契机,大力倡树就业创业典型,大力宣传创业方面的典型,营造创业光荣、创业成就梦想的良好的创业氛围,让创业成为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成才动力。我校范顺悦、安晓伟、余承霖、黄泳锦同学先后荣获湖南省“大学生创业之星”和衡阳市“青年创业之星”等称号。
4.加强创业社团建设,打造KAB(know about business)创业品牌。学校充分发挥学校创业协会等创业类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各项创业活动,营造良好创业氛围。同时,学校积极创造条件,稳步开展了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的创业教育项目-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选派学校经管学院得力指导老师赴北京学习培训,成为KAB创业导师。今年年初,学校通过团中央、全国青联、国际劳工组织等部门的评审,被确定为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是继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之后湖南省第三所获批高校。同时,学校KAB创业俱乐部获得全国“优秀KAB创业俱乐部”称号。“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将更有利于我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我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保障平台。
(四)始终注重培育校园文化软实力,校园文化建设彰显新活力
1.深入宣传推进学校形象识别系统,增强学生对学校文化、理念的认同感。通过举办学校形象识别系统知识竞赛、征文比赛、问卷调查、大型宣传长廊、宣传手册等形式,从思想上、行动上切实推进形象识别系统深入到广大师生心目中和具体实践中,提高广大团员青年对南华校训、南华精神、南华特色、南华愿景等的认同感和执行力,塑造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
2.大力弘扬核特色校园文化,彰显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紧紧围绕办学特色,大力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核工业精神,树立核文化理念,打造核文化品牌,营造核文化氛围。学校一年一度的社团文化节和校园文化节,都会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军工文化月”系列活动,通过主题演讲、衡阳抗战纪念馆实地参观、观看嫦娥发射神舟系列发射、主题展板橱窗等形式宣传两弹一星精神和军工核文化,浓厚学校核文化氛围,让大学生了解核文化、走近核文化。3年来,学校分别邀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两弹一星”研究会会长、第二炮兵原副司令员张翔将军,中国载人航天员系统总指挥陈善广、毛泽东长孙毛新宇博士在我校作了关于军工文化主题的报告。2009年11月8日和2010年10月16日,学校代表分别应邀参加了中国首届两弹一星高层论坛和我国研制原子弹的第一个爆轰试验场—“十七号工地”成功开展爆轰试验50周年座谈会。2009年8月,国家国防科工局遴选我校为全国首批军工文化教育基地,2009年10月,中国国史学会在我校成立了“两弹一星”精神研究会南华大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衡阳市重点社科研究基地—“军工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基地”在学校成立。
3.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弘扬,让大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学校借国务院公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为契机,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学校通过校报、网站、广播、橱窗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让学生在引人入胜的传说故事和丰富多样的民间习俗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围绕传统节日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传统节日知识抢答赛、中秋赏月诗会、重阳节慰问敬老院老人、写春联比赛、包饺子比赛等,增强了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目前,学校正在筹备邀请中华传统文化报告团于12月份来校作公民德行教育公益论坛,大力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的身心素养。
4.举办系列大型晚会等文化活动,大力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覆盖面。近3年国家、学校大事多、喜事多。学校以此为契机,高质量地举办了“盛世华章”校庆50周年校庆文艺晚会、湖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红歌会衡阳片区演唱会、学校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迎新年文艺晚会、“激情时代、青春使命”南华大学庆祝五四运动90周年合唱音乐会等大型文艺晚会,成为校园文化活动中一道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经典记忆,令人回味无穷。年度社团文化节、校园文化节、科技文化节充分地调动了广大团员青年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热情和激情。学校通过举办露天“音乐角”、“演讲角”、“英语角”等群众文化活动,不设门槛,全员参与,提高了学校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健康了身心,活跃了校园,同时也在朝着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目标迈进。
5.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提高团员青年的廉政素质。学校在广大学生中深入开展“敬廉崇洁、诚信守法”为主题的廉洁文化教育活动,把“廉洁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上一堂廉洁专题教育课、出一期廉洁文化主题橱窗、召开一次诚信守纪主题班会、举办一次反腐倡廉主题演讲赛、举办一次廉洁主题辩论赛、组织一次廉洁教育进社区、开展一次学生干部赴监狱进行警示教育等一系列生动丰富、寓教于乐的廉洁文化教育活动。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尊敬廉洁人物、推崇廉洁行为的情感,增强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以及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同时,将廉洁文化教育贯穿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全过程。一是把廉洁教育与新生入学教育相结合,引导新生树立廉洁自律的观念。新生入学后,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安全教育。二是把廉洁教育与日常管理服务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廉洁教育。在学生入党、考试考核、评奖评优、论文答辩等学生日常管理的关键环节中,严格把关,坚决查处弄虚作假的行为。三是把廉洁教育贯穿毕业生择业、就业始终,为社会输送思想品质合格的人才。在学生见习和实习环节,强调廉洁自律、爱岗敬业;在学生生涯发展中,结合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指导开展廉洁教育;在学生离校前,向全体毕业生发出“廉洁、敬业”的倡议。
(五)始终注重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公益、感恩意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显现新亮点
1.积极组织团员青年在国家遇到重大自然灾难时挺身而出,奉献爱心和力量。3年来,我国遇到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西南干旱、舟曲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难。在大灾大难面前,南华学子始终关注时政热点,情系国计民生,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汶川地震发生后,学校志愿者第一时间竞相自愿献血,以缓解灾区“血荒”。学校广大师生踊跃捐款,共为灾区募集资金65万余元。学校召开了慰问四川重灾区同学的座谈会,向受灾学生发放了慰问金。学校附属医院还组织了19名骨干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救援队,奔赴灾区展开救援行动;西南发生特大干旱后,学校即时向全校发出了 “捐一元特殊团费,救助干旱灾区”的号召,救助干旱灾区,奉献一份爱心,短短时间内募集到特殊团费6.5万余元全部电汇至团省委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账号,由团省委统一协调购买饮用水救助西南干旱灾区;玉树地震发生后,学校积极组织了募捐,举办了主题为“祈福玉树,南华有爱”的祈福活动。同时,学校以为灾区献爱心作奉献为契机,大力加强大学生防灾自救教育和感恩责任教育,在大学生中倡树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大学生进一步强化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对灾区人民的爱心转化为勤奋学习、报效社会的责任和动力。
2.三下乡、四进社区等工作项目化、常态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不断深入。学校充分发挥大学生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优势,组织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将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将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与扎根基层、扎根农村相结合。学校每年组织的三下乡活动,深入到衡阳周边乡镇及湘潭、韶山、株洲等乡镇,开展送医送药、电器农机维修、大学生艺术团文艺演出、富民惠民政策宣讲、防艾禁毒知识普及、三农社会调研等活动,为当地老百姓送去实惠,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学校分别获得湖南省和全国三下乡先进单位和先进团队称号,18名教师被评为省三下乡优秀指导教师,23名同学被评为省三下乡先进个人。学校志愿者还深入到衡阳市蒸湘区、雁峰区、石鼓区等街道广泛进行联系,结成对子,开展四进社区工作,为社区组织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等方面的服务活动,深受社区群众的好评和欢迎。学校深入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3年来有20余名同学到西部开展为期一至三年的志愿服务。
3.志愿服务工作品牌不断强化,新亮点逐步显现。大学生防艾、保护母亲河等志愿服务工作品牌进一步强化。经校党委和团省委批准,学校联合衡阳其他五所高校成立了衡阳大学生志愿防艾联盟,进一步扩大了大学生志愿防艾队伍,提高了大学生志愿防艾的影响力和辐射面。3年来,学校红丝带防艾先锋队、大学生同伴教育阳光站共申请了全球基金等资助经费10余万元,为学生志愿防艾工作提供了经费上的支持和保障。大学生“同伴教育”阳光站倾力打造友爱、奉献、责任的阳光校园文化获湖南省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二等奖,学校获2008年度湖南省红十字模校称号;学校保护湘江母亲河志愿服务队长期坚持向大学生、社会公众传递保护母亲河行动“生态文明.公益.责任”的价值观念,开展湘江水质监测、打捞垃圾污染物、放生鱼苗等一系列活动保护湘江的生态环境,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今年8月,该志愿者团队与全国27家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获团中央农村青年工作部、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保护母亲河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美涂士)项目”资助,这也是继今年获得湖南省大学生道德素质提升工程项目资助之后的又一项资助。与此同时,学校爱心支教、关爱留守儿童、阳光血站、打击传销、低碳环保、失物招领等新的志愿者服务亮点不断显现,为学校志愿服务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志愿者还活跃在北京奥运会、学校五十周年校庆、大运会、双选会,衡阳市承办的湖南省湘台经贸洽谈会、衡阳五四庆祝大会等大型活动的现场,得到了活动组织方的充分肯定,充分展示了我校志愿者的风采和素质。
(六)始终注重眼睛向下夯实基础,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1.坚持党建带团建,基层团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学校紧紧依靠党组织的领导,积极争取党组织在组织、队伍和资源等方面的带动和支持,学习借鉴党的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使团的建设紧跟党建工作步伐。学校党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就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的意见,为学校共青团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并指明了共青团工作的努力方向。3年来,学校各级团组织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积极投入到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中,并结合“争创学习型团组织、争当学习型团干部”活动要求,努力推进学习型团支部、学习型宿舍、学习型团干部的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通过举办团的知识竞赛、“双争”活动辩论赛等活动,不断增强全校基层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升服务大局、服务团员青年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团的工作和事业科学发展。
2.积极推进团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目标化,团的宣传工作形势看好。根据学校整章建制的总体安排和部署,组织修订完善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五四评优表彰办法》《大学生素质拓展实施办法》《大学生艺术团管理办法》等多项管理制度,让团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积极推进团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目标化。目前,学校正在按照团省委对各高校进行目标管理的办法着手实施对各学院、附属医院团委的目标管理,提高基层团组织的执行力和战斗力。3年来,学校团的宣传工作紧密结合学校团的各项品牌工作的开展,服务大局,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核工业报》、《中国军工报》、《湖南日报》、《三湘都市报》、《衡阳日报》、中国共青团网、湖南共青团网等各级媒体发表180余篇稿件,广泛深入地宣传了我校团工作的特色和品牌工作,扩大了我校团工作的影响。学校多次荣获湖南省、衡阳市“共青团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
3.进一步加强团组织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团干队伍综合素质。学校按照求真务实、吃苦耐劳、开拓创新、勇挑重担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上过硬、作风上扎实、自律上严格”的高素质团干部队伍。通过参加党校、团校培训、外出考察调研、内部经验交流、开展课题研究等方式和途径,团的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团干部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学校分期分批选派团干部到团中央参加第一期高校团委书记培训班、到省委教育工委党校、团省委团校参加处级干部培训班、团干部培训班,提高团干部的思想理论素质和综合能力;通过学生工作创新论坛等形式,加强团工作的调查研究和经验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大力开展团工作的课题研究,学校3年来立项资助了30余项相关课题,今年学校3项课题获团省委立项。
4.进一步加强了对校学生会、研究生会、附属医院等团学组织的指导力度。通过开展思想素质提升、学生科技创新、社会实践以及校园文化等各项活动,指导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帮助广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学校大学生、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体能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2009年指导校学生会召开了学校第五次学生代表大会,对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认清国内国际形势,应对危机与挑战,积极改善学校学风建设,促进文明修身,投身于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附属医院团的工作结合新的医疗卫生事业形势,紧密围绕医院医疗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医德医风、医疗安全、优质服务等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医院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回顾三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要做好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实现学校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建带团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能保持共青团组织和事业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坚持竭诚服务团员青年这一根本宗旨,准确把握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学生的成长需求,方能准确解读高校共青团组织的职能定位;只有坚持解放思想这一思想路线,勇于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方能永葆共青团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三年来,我校共青团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得到了学校党委、行政和上级团委的充分肯定以及广大团员青年的广泛认可。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校党委和上级团委的正确领导与亲切关怀,离不开学校有关部门、各学院、各兄弟院校团委的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广大团员青年的共同努力和基层团干部的无私奉献。在此我谨代表共青团南华大学第三届委员会并以大会的名义,向关心和支持我校共青团工作的各级领导和青年朋友们,向为学校共青团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历任老团干,向勤奋学习、努力工作、锐意进取、无私奉献的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新的时代,新的挑战。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水平与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与广大团员青年的发展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共青团工作的内容和方法的创新如何进一步跟上团员青年的成长与发展的新变化新需要;在学校“十二五规划”中如何进一步发挥共青团工作的更大作用;在“全民团”时代如何进一步强化团员意识,彰显共青团员的先进性、代表性;如何进一步夯实团的基层组织建设,贯彻落实“两个全体”的要求,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解决。
二、今后三年我校共青团工作的主要任务
今后三年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以团员青年成长成才为中心,加强内涵建设,深化育人功能,凝聚团员青年力量,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开创我校共青团工作新局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一)加大调查研究力度,深入把握团员青年思想动态,引领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
1.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把握思想动态。当前共青团工作和学生工作面临新情况和新问题,当代团员青年思想活跃,个性鲜明,接受新生事物快,团员青年的价值取向、利益诉求和实现表达等日趋多元化,这给共青团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调查研究是服务团员青年的起点,只有了解团员青年才能切实服务好团员青年。要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找准共青团工作服务团员青年成长成才和学校建设发展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掌握当前学校共青团组织、团员青年和团干部的基本状况,为共青团工作的理念定位和工作方式方法及工作科学决策提供丰富翔实、可借鉴并实用的数据支持。
2.加强思想引领,坚定理想信念。当前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要深刻认识到加强团员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旗帜鲜明、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活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团员青年,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团员青年,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团员青年,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团员青年,努力培育一批又一批信念坚定、志存高远,能仰望星空的新一代青年大学生。
3.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思想引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将加强团员青年思想引领工作同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作结合起来,同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同重大节庆纪念日、传统节庆日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入“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团员青年在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中实现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要进一步加强团校建设,充分发挥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和团学干部干部培训班的作用;要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环境特别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对团员青年的影响,不断创新手段,改革方式,丰富内容,切实增强思想引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加大工作力度,延伸手臂,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两个全体”的要求
1.延伸纵向手臂。抓好基层团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团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大学生的团员意识,强化团支部的组织生活意识,将团支部活动与党支部、班委会活动有机整合,增强团支部对团员大学生的归属感、认同感,努力将基层团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
2.延伸横向手臂。进一步加强公寓建团、社团建团、学生自组织建团的内涵和实质建设,提升团组织在这些领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团组织的多方位覆盖。
3.延伸空间手臂。积极探索利用微博、电子邮箱、网络论坛、QQ、MSN等网络虚拟空间建立团组织或大学生组织,占领网络阵地,加强对大学生自组织的引导,扩大对大学生的有效覆盖。
4.充分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的重要作用。加强校级团学组织综合测评和推优入党工作,强化“一体两翼”的功能,不断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5.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扩大校园文化活动的影响面、覆盖面。将场内活动与露天活动有机结合,将专业活动与普及活动有机结合,将高雅活动与群众活动有机结合,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三)创新理念,奋发作为,积极服务团员青年全面发展
1.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浓厚学习氛围。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永恒主题。要充分适应当前社会新形势和发展变化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多方采取措施,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大学生将学习摆在大学生活的主导位置,浓厚校园学习氛围和风气,努力培养与我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目标相适应的高水平的大学生。
2.不断深化社会实践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大学生为目标,挖掘实践育人内涵,提高社会实践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防止走过场。要进一步加强校学生会实践部(行知学堂)的建设力度,要充分维护和打造好我校“三下乡”这一社会实践品牌,不务虚,不走样,真正让大学生通过“三下乡”受教育、长才干,让老百姓通过“三下乡”得实惠。
3.不断加强大学生创新工作,提高大学生创新研究能力。要进一步理顺体制,实现校团委、科技处、教务处、学工部、学生会、校大学生科协几家的有机联动,将大学生课题立项、学生创新性研究项目、各项科技竞赛、日常科技活动有机统筹,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日常经费、参赛经费、项目研究经费、奖励经费等费用上全盘考虑,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要加大学术报告、人文时政讲座的力度,营造良好的学术科技氛围,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争取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实现新的突破。
4.进一步深化“扬帆行动”,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通过进一步深化就业创业的专项“扬帆行动”,提升内涵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服务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切实为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毕业生服务。积极深入实施西部计划等项目,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使他们早日成长为堪当重任的优秀人才。
5.不断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层次和水平,打造和谐、高雅校园。大力开展富有时代特征、符合大学生需求的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适时引进交响音乐、音乐剧、话剧等高雅艺术形式进校园,陶冶大学生情操,提高大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品味。
(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党建带团建,进一步加强团的自身建设
1.加强学习,提升能力。党中央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更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强本领。要把建设学习型团组织作为团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精心组织实施,广泛深入开展党内创先争优活动的团内“争创学习型团组织、争当学习型团干部”活动,大力营造崇尚学习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学习组织、考核、通报、激励等制度,形成学习长效机制。要在学习中努力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分析思考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动员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要特别注重在困难、矛盾和挑战面前迎难而上,科学应对,练就过硬的本领和才干。
2.转变作风,树立形象。学校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服务意识,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不断转变作风,讲党性,作表率,树形象,认认真真思考,踏踏实实干事,真正把工作做到团员青年的心坎上。要把工作激情、科学精神和务实作用结合起来,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弘扬勤勉节俭之风、清正廉洁之风,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团员青年的团干部队伍。
3.加大宣传,扩大影响。要进一步依托我校共青团工作的品牌和特色,挖掘内涵,提升层次,扩大规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橱窗、展板等为载体的舆论宣传阵地的优势,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好《中国青年报》、中国共青团网、湖南共青团网、校团委扬帆网等团内宣传媒体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增强我校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力和辐射面。
各位代表,伟大的时代催生壮丽的事业,壮丽的事业需要青春的奉献。做好未来三年共青团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校党委和上级团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发图强,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