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领导讲话 >> 正文
让读书成为青春的底色——在南华大学“品味经典·阅读成长”读书行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2018-12-15 副校长 何旭娟   点击: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此举行南华大学“品味经典·阅读成长”读书行动启动仪式,目的就是向全体同学发出阅读总动员,动员大家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活动,多读书、读经典,爱上读书、善于读书,让读书成为青春的底色,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在多次讲话中都勉励当代青年要勤学、求真,把爱国之志化为报国之行。今年的教师节,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也要求高校坚持以本为本,做到“四个回归”,其中第一个回归即“回归常识”,就是学生要刻苦读书学习。高校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积极引导广大师生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马列经典、中外传世经典和专业经典,“要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读书上,实现更加有效的学习”。

当前,由于我国高校学生的学习负担相比较轻,大学生读书的自觉性和效果还不尽人意。高等教育承担着直接为党和国家事业输送人才的重任,大学生的素质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是否能顺利实现。从这样的时代背景出发,我们今天来谈读书,是一个十分必要、深刻且严肃的话题。在此,我想表达心中的三个希望。

首先,希望同学们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学习是学生的天职,读书是学习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当人们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之后。我这里的读书不仅仅指读课本或教材,而更多的是指课外阅读,因为有考试的压力,大家一定会去认真读课本教材,而课外阅读则需要人的自觉。只有从思想、灵魂深处认识到这是一种必要,才会自发地去找书读。

读书究竟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这里我想讲一个故事。一个孙子问他的爷爷,“爷爷,您总是要我读书,可是我一合上书,就忘得一干二净了。读书有什么用呢?”爷爷微笑着指着墙角一个装煤炭的竹篮,对孙子说:“你先去河边打点水来,我再告诉你”。孙子按照爷爷的说法拿着竹篮到河边去打水,不过等他回来时,竹篮中的水早已漏空了。爷爷要孙子再去一趟,要他这次跑得更快一些,可竹篮中的水依旧漏空。就这样反复跑了几次后,孙子终于说:“爷爷,这竹篮根本装不了水,没用!”爷爷笑着说:“没用吗?你看看篮子!”孙子转头一看,发现原本又黑又脏的篮子,已经变得非常干净了。爷爷说:“孩子啊,这个装煤的竹篮就好比我们的心灵,河水就是书本,虽然篮子装不了河水,但是只要多装几次,篮子就会慢慢变得干净。”故事中的爷爷用这个办法,让孙子明白了读书可以荡涤心灵的道理。

听了这个故事,我相信很多同学会思考读书的意义。的确,读书可以带来很多好处。第一,读书使人进步。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读书,至少在思想深度上、知识视野上、沟通表达能力上会不断提高。第二,读书能带来快乐。书籍是人的最好的朋友。“读一切好书,就是与高尚的灵魂对话”。读书,可以让人内心平静下来,感受到放松和充实快乐。特别是读书时领会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妙处时,那份喜悦是其他所不能替代的。1969年,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北京知青来到梁家河插队时,别人都带衣服,他却带了两箱子书。在生产劳动之余,他“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 正是因为有书为伴,他才苦中有乐,度过了七年艰苦的知青岁月,打下了人生成长进步的根基。第三,读书可以美颜,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读书可以改善人的谈吐气质,提升人的精神长相,弥补先天相貌的不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现在不少女生热衷整形美容和名牌化妆品,其实,聪明的女生通过读书来提升气质之美,这才是最持久的美颜术。

读书不仅可以给个人带来很多益处,而且对于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也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国民人均年阅读量有了很大提高,2017年已接近8本,但是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比较大。中国作为五千年文明古国、诗书礼仪之邦,阅读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题中之义。

其次,希望同学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科学的读书方法。读书既容易,又不容易。尤其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坚持一辈子读书,更不容易。那么,在充满诱惑和选择的网络时代,该怎样读书?我的建议是、精、悟、用,在其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读书法。

第一个字是“”,就是要多读书,学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坚持天天读,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读书贵在坚持,如果每天坚持一小时课外阅读,坚持一年,就是365小时,日积月累,必见成效。

第二个字就是“精”,也就是要读经典、精品。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你的一生。同学们读书不能仅凭个人兴趣,还要读一些经典著作,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马列主义理论经典、中外传世经典等,因为经典著作都是经历史检验的好书,值得精读、反复读。学校将通过名师导读,为同学们推荐优秀经典书目。文科生要读一些科技方面的书,理工科的学生要读一些文史哲方面的书,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第三个字就是“悟”。就是在读书时要思考、领悟其中的道理。孔子也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古代著名思想家朱熹有句名言,即“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里指的是读书关键是要走心,要心无旁骛,读进去,悟其中的道理。鲁迅少年时期在三味书屋的课桌上就刻下了这“三到”来约束自己。有些好书内容深奥,可能你读一遍感觉读不懂、没有什么印象,需要读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第四遍才会有有所收获,在这个过程中“悟”就更为关键了。读书贵在动笔。所以大家要通过写读书笔记,升华自己的认识,从中领悟哲理、掌握方法,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第四个字就是“”。读书是为了指导实践。“书到用时方恨少。”要把在阅读中获得的启示和方法运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来,去解决问题,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更好的自己。

最后,希望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不断浓厚校园读书的氛围,让南华因书香而更加美丽、更具文化品位,让师生因阅读更加睿智、更有情怀。学校制定了《“品味经典·阅读成长”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将按照“名师导读、师生共读、团队促读、个人乐读”的思路,实施一系列推动课外阅读的举措。希望全校各班级、社团组织广大同学踊跃参与到读书行动中来,秉承"明德博学求是致远"的校训精神,积极交流分享读书收获,品读经典、思考经典、分享经典,让读书成为青春的底色,在阅读中不断收获成长。学校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责、协同配合,共同做好读书行动组织工作,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引导宣传到位、活动开展到位、评价激励到位;各学院要认真制定读书行动具体实施方案,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落细落实,培育和形成学院独具特色的读书文化。

衷心希望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品味经典·阅读成长”读书行动能够持续深入开展、结出累累硕果!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刘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