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到世上来总要留下些足迹。”这是诗人穆旦常说的话,而他留下的足迹也确实使万千后人受益匪浅。诗是他人生的火炬,他是穆旦。他参加过远征军,他是40年代的诗坛先锋,他在文革期间坚持写诗,他是一个坚守理想主义的知识分子,他被誉为现代诗坛第一人。
《冥想》这首诗是穆旦先生在人生晚年所著,作于1976年5月。先生早在1958年就背负了“历史反革命”的罪名,此后便一直饱受政治打击。但先生的创作却并没有局限于自身的政治控诉,这首诗字里行间,是对人生之路的回望和凝思,是历尽沧桑之后的彻悟,和对彻悟的智慧表达。
全诗以一个充满思辨性的反问句开始,“为什么万物之灵的我们,遭遇还比不上一棵小树?”这一句开篇定调,隐藏着作者深重的无奈又愤懑的情绪,这既是一种对人类主导地位的否定,也为本诗奠定了一个沉重的思想基调。“今天你摇摇它,优越地微笑,明天就化为根下的泥土。”这一句的情感指向更为明显。人类自以为“优越”地主宰万物,却不知转眼就时过境迁走向死亡,成为根下的泥土,成为小树的肥料。这体现了人类生命的脆弱,也证实了“满齿不存,舌头犹在”这个道理。人类自诩万物之灵,殊不知也只是茫茫宇宙中极微小的一个个体。接下来的几句也揭示了被人类创造出来的东西比人类本身更具有生命力这个道理。“仿佛曾做着万物的导演”这一句讽刺至极 ,从始至终,人类也只是世界长久秩序下一群小小的演员。总的说来,第一节是诗人对人类存在这一现象的思辨,是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对生命的审视,意境极为深远。
第二节总的来说是诗人对自己生命的感悟和总结,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的冥想。在诗人一生的“奔波、劳作、冒险”里,即诗人对人生美好前途的追求中,“新鲜”的“生命的突泉”就如“浓烈的酒”、“清新的泡沫”一般,热烈美好。诗人寥寥几笔,就塑造出了一个鲜活的充满探索的激情、希望和理想的青春形象。然而,时光逝去,年轻时代的理想与奋斗转眼间都已成为历史,人生到头来还是得面对人生的终点——坟墓。“突然面对坟墓”预示着死亡的威胁,面对着死神的召唤,人生迟暮之感油然而生。回望过去,悲喜掺加,但是在“亘古的荒漠”中,个体显得异常渺小,以至于所有荣誉得失都会消失不见,这是一种名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洒脱。“消失”二字不仅是说往事的随风而散,更多的是对生命逝去的惆怅和无力感。“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这是全诗的结尾,恍若一声饱经沧桑的叹息,于平静中起波澜。这是一种在历经世事磨难后对生命的顿悟,一种无力感、沧桑感弥漫在字里行间。原来“我”所有的努力和奋斗,到头来我也依旧是芸芸众生中再普通不过的一员。这是作者自己对人生之路的回望和凝思所作出的总结,也是生命的真谛所在。
通读全诗,能深切地感受到一种真诚的痛苦,恍若隔世的感觉不言自明,也被穆旦先生内心的高贵震撼到。诗人笔风忧郁而沉静,将生命的真理娓娓道来,发人深省,这也是先生文字的魅力所在。
(责任编辑:肖芊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