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青少年的环境意识,呼吁青年学子身体力行绿色环保,9月21日环保知识讲座之“跳动的绿色脉搏”在南华大学红湘校区一教212开展,活动由南华大学绿色生活协会和校青志先锋工程服务队举办,讲座共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简单的协会介绍、垃圾分类介绍与电子污染普及,最后是精彩的吉他表演。

活动伊始,主持人首先简介了本次活动目的及流程,并对到场参与活动的学子表示欢迎。随后,来自南华大学绿色生活协会唐雪涵围绕垃圾分类的主题开讲。一开篇,她指出现有我国垃圾产出约2.15亿吨,而北京上海两大首要城市产出垃圾更较10年前增幅明显。“直至2017 年,上海人均每天产生1.69 公斤垃圾,北京则有1.86 公斤。”为了让同学具象化数据背后的意义,她用一个特别的例子来说明我国垃圾产出的严重现状:假设一个男人的体重为80公斤,那么我国一年产出的垃圾重量约等于26.9亿个男人体重之和。“可见中国产出垃圾之庞大,令人惊叹,所以垃圾分类、环保回收尤为重要。”活动中,她细致讲解了各类垃圾的定义及如何垃圾分类,幽默轻松的讲诉方式获得在场学子们的一致好评。讲座中更有有趣的有奖竞答,通过线上拼手速的抢答方式抽取幸运观众,若幸运观众正确回答问题则可随机抽取奖品一份。

欢声笑语带动着在场参与者的热情。接着,青年志愿者副队长史书宇以电子污染的危害和防治为主题进行阐述。他提到,美国拒绝签署巴塞尔公约,同时更将估计数值为50%-80%的电子垃圾以假循环再造之名出口到其他国家,而据2010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报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子垃圾生产国,每年生产超过230万吨电子垃圾,仅次于美国的300万吨。“如何解决数量庞大的电子垃圾?我们由该如何防治电子垃圾呢?”一系列问题的提出让在场观众都纷纷静默。史书宇呼吁在座的南华学子们从点滴践行环保,从自我争做先锋。最后,南华吉他竞赛亚军的周浩学长表演吉他独奏,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活动让南华学子们了解了环保知识,拓展了学子们的眼界,更呼吁了广大青年积极参与环保志愿活动,传播环保绿色理念,为建设绿色美丽的生活环境而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刘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