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力南华 >> 团讯要闻 >> 正文
志愿加入支援西部计划 献身伟人故里农村建设
2010-07-18 刘雨轩   点击:


    杨龙波,共青团韶山市委副书记,2004年毕业于株洲工学院(现为湖南工业大学)毕业后参加支援西部计划志愿者活动,被选调到韶山市基层工作,一年后他有实力和机遇去广州和江浙地区发展,但最终他还是提出“留韶”申请,经过多轮考核,杨龙波成功留任,在市政府办公室工作。杨龙波长期深入基层开展工作。对于他的选择,他的父母并没有阻止反而十分支持,他特别提出自己也出身农村、父母都是农民,深感为农民服务是父母的心愿和自己无尽的荣耀。
    杨书记谈到起初从大学生活转到基层工作困难重重:生活条件有些艰苦、衣食住行不习惯,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农村工作尤其是在征收农业税、落实计划生育、灭山火、村支部换届选举等艰巨的工作任务上更是无从下手,但是他还是耐心、认真的地成功完成了每项任务。
    提到今天的采访地点如意镇杨荣村,杨龙波书记记忆犹新,他意味深长的讲道:初来这里跟农民打交道时,自己还带有书生气,经过走访每户村民、与村民相处,感到了农民身上的亲切和可爱,最终深深融入了这里的农村生活。他还提到了一件让他终身难忘的事件:某天由于天气和地理位置,村中的丘陵地域——一些山上起了山火,他与农民一起灭山火,一直持续到凌晨2点多,归来时,村民们在道路两旁热烈地迎接他,当时他内心很感动、很幸福,无论之前有多艰难的工作和多么痛苦的经历,此时此刻都化为无限的快乐,他深感大学时常听及的关注民生问题,在自己用行动来诠释实践后,体会到了农民百姓那深厚的情谊。
    今年,南华大学暑期“三下乡”服务团中最强大的团队就是医疗服务队,此次采访中杨书记也根据当地的情况谈到了农民的医疗问题。在医疗保障方面,韶山市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已达到95%,主要是各级组织、主管职能部门、干部的宣传工作到位,各基层的工作落实快、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但是,医疗水平和设施方面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全镇有61个卫生所(每村一个)、1个卫生医疗站(医疗单位比较紧张),设施和水平也有些缺乏。但是政府对于农村的医疗问题十分关注,将其纳入到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每年都在进行更新和改善。对于医疗人才,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政策,所谓“请进来”就是广泛招纳新的大学生和医疗人才,“走出去”就是为已经在本地工作的医疗人才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
    当学生记者问及杨书记对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科技、医疗、文化下乡活动的看法时,杨书记首先表示对南华大学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认可欢迎,并表示大学生通过与老百姓的沟通,能更加深入了解农村、农民。他强调百姓尤其是欢迎支农、支医、支教等服务活动;并表达了农民的意愿和需求,希望高校可以将这类实践服务活动的时间适当地延长,还有农民们需要种植、养殖等农业技术讲解和诸如禽流感、猪流感等医学预防讲解和针对留守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进行一些励志讲座等。
    南华大学此次的三下乡活动也包括“构建秀美新家园,构筑两型新农村”主题,对于学生记者有关这方面的问题,杨书记也做出了详细的回答。记者问“杨书记,我们在参观毛主席纪念广场时发现当地的路灯全部是节能灯,这几乎只有在一些大城市才能普及,而很惊讶在这里也能看到。"杨书记说到,“我们韶山市也一直在构建两型社会方面努力工作,我们也打造出了省级科技园和一些两型产业。”记者问:“我们大学中近期组织开展了双争活动,目前全校正深入开展党员创先争优活动,韶山团市委在创先争优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部署吧?”杨书记谈到,“在创优争先方面我市团市委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规定每月第一个工作日为共青团系统读书日,举办了赴中南大学友好交流,听取企业老总讲话,青年励志演讲等活动。
    最后,杨龙波书记再次对于南华大学2010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予以充分的肯定。他指出,我们大学生“实践”一定能学到书本中学不到的宝贵财富,并表示十分愿意与南华大学长期合作。
杨龙波书记从当初志愿加入支援西部计划,到现在献身伟人故里农村建设,相信他在韶山市团市委书记工作中定能认真负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农村为百姓做实事。(王  斌 李新科  王子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