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旗帜在盛夏明艳阳光下的风中猎猎作响,晨曦里的铮铮誓词仍依稀回荡在耳畔,空气里能清晰闻到满是期待与激情的气息。
韶山游人如织,七月的酷暑也抵挡不了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朋友乃至国际友人来到这里瞻仰我们敬爱的毛主席铜像。我们南华大学2010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首站就来到纪念毛泽东铜像广场,在这里举行了开营仪式。
尽管天未亮时团员们就开始为出行辛苦忙碌着,但这丝毫影响不了大家如火的热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怀着庄严肃穆的心情而又难掩内心的激动,在瞻仰了毛主席铜像和毛主席故居之后,队员们在毛主席广场上按照分工立即开始了工作,广场上处处留下了服务团团员活跃的身影。
在短暂的休整过后,我们来到了韶山市如意镇杨荣村,刚一下车,就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原来村里的乡亲们知道我们要来,早早就在村委会里等着了,村委会不大的屋子里挤满了闻讯赶来的村民,队员们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为乡亲们服务。医疗组的同学们拿出医疗器械和药物耐心为村民们看诊,科技组的成员在隔壁村民家里摆开了摊,为村民修理起了坏掉的家用电器,防艾组的同学不顾烈日炎炎,走家串户为乡亲们宣传防艾与禁毒知识,而宣传队的队员们活跃在几组中间,发放宣传资料,宣讲政策,拍照采访,留下一个个珍贵的瞬间……
据村支书介绍,杨荣村是如意镇的一个示范村,在我们的服务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它作为建设两型新农村典型的崭新风貌,不论是从村子里面四通八达的乡间公路,还是村民家中各式各样时新的家用电器,还是村委会政务公开的宣传栏,或是村民们热情明媚的欢声笑语,都让我们感触颇多。在村委会里的一个房间中看到的一幕是我此次杨荣村之行最为难忘的镜头。这是杨荣村最具特色的农家书屋,屋子里的一面墙壁上满满的都是摆放整齐的各类书籍报刊。跟外面热闹的看诊场地不同,这里显得格外宁静,一位老人正在这里认真地看书。因为年岁已高,眼睛不好,只能紧贴着书本,用手指一字一句指引着阅读,虽然困难但异常虔诚,即使外面人声鼎沸却全然不受影响。书屋的图书管理员介绍说,这位老人今年已经90高龄了。我们对这位老爷爷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这个画面也成为今天最让我们感动的一幕。
图书管理员同时还为我们介绍了这个农家书屋的具体状况,就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几位村民来借阅图书。我们了解到这个书屋自2010年4月份开办以来非常受村民们的欢迎,每个星期的开放日都会有许多村民来这里根据自己的需要挑选图书,这个小小的屋子为他们带来了各种国家方针政策、致富信息、健康资讯、娱乐休闲,而每个星期的开放日也成为了村民们最为期待的充电时间。
由一个小小的农家书屋,我们感受到了当今农民们响应共建两型新农村号召的积极性与热情度;我们也看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和未来;这也激励了我们“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的全体成员们在接下来有限的时间里为更多的乡亲们送去我们的温暖与关怀。
(文/彭静雯 摄影/李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