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强化督查完善惩处追责机制 全方位扎紧制度的笼子
2013-11-28 团委编辑刘学   点击:

    作为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一项战略工程,《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日前发布,对今后5年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进行统筹安排,这在我们党历史上是第一次。《纲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涉及哪些党内法规制度的制定修改?引发各方关注。

党内法规建设需要顶层设计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制定颁布了一批重要党内法规,为管党治党、执政治国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但是,由于统筹规划不够,党内法规老化、碎片化、空洞化、形式化以及神秘化现象比较突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甄小英说。

据统计,不久前首次清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制定发布的767件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近四成被废止和宣布失效。

甄小英认为,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计划性还不够强,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空白领域,缺少一批基础主干法规,缺少一批配套性法规,缺少一批实践急需的法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总体上比较滞后。

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党的十八大对推进党的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了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立体式、全方位推进制度体系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对做好党内法规制定工作、提高制定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在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看来,此次中央对外公布的《纲要》呼应了5种现实需要,即建设“法治中国”的需要,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需要,改进作风和反腐败的需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提高党内法规规范化、体系化建设本身的需要。

细心的人注意到,半年前对外公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设专章对党内法规制定规划计划编制工作作出规定,并明确提出“制定党内法规应当统筹进行,科学编制规划计划”。

中央办公厅法规局负责人表示,为了加快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把党执政治国和自身建设的制度基础夯实,中央决定编制《纲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统筹,对党内法规建设进行顶层设计。

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从指导思想到工作目标,从基本要求到主要任务、落实要求,《纲要》对今后5年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进行统筹安排,是做好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编制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在我们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专家表示,这是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益处是不言而喻的。”

《纲要》的制定实施,是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甄小英指出,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离不开执政党建设制度改革的推进,“《纲要》传递出一种强烈的改革信号,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部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