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发布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城市家庭教育支出状况最新报告显示,教育市场的快速发展,弱化了家庭的教育功能。
报告指出,当前城市家庭每年在子女教育方面支出的平均费用为8754.4元,其中,用于扩展性支出年平均费用为5862.8元,约占家庭教育总支出的67%,而扩展性教育支出主要是家教支出、补课费、各种开发智力的培训班支出、课外书籍费用、各种与求学有关的辅导班费用等。其中,76.0%的家庭有课外辅导或培训(含家教)的支出,年平均费用为3820.2元,约占全部扩展性教育支出的65.2%。这些都是由教育市场提供的。其中,同时参加两个课外班的占38%,参加三个课外班的占16.7%,竟然有18.7%的学生同时参加了四个或四个以上的课外班。
调查显示,教育市场发展意味着家庭教育功能的变化,同时,如何鉴别教育产品,如何选择教育产品成为亲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从技能来看,越来越专业化的今天,分工使得家长所拥有的技能越来越少,能够教给孩子的知识与技能越来越少,同时,教育市场又无处不在,可以提供任何只要你愿意付费的教育服务。那么,我们要不要把什么都送到教育市场中去呢?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从市场上购买的教育会得到什么,同时又失去什么?另一方面,我们拱手相让会得到什么,同时又会失去什么?如果我们将孩子送到专业化的市场中,孩子有可能得到相对专业的技能,而这些专业化的技能对于一个未必从事该专业的人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但相反,孩子将因此失去亲子之间的游戏、沟通、协调,失去家庭成员间的其乐融融,失去家长与孩子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影响的机会,这些无论如何都比一点点专业化的技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