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南华大学委员会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南华大学 
 首页 | 组织机构 | 活力南华 | 学在南华 | 魅力南华 | 特色专题 |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南华团讯>>团讯要闻>>正文
 

中国科协“科普报告希望行”衡阳报告会

2010-04-01 佚名 点击:[]


    由我校副校长罗成翼主持,吴瑞华教授(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主讲的中国科协“科普报告希望行”衡阳报告会于3月31日下午2:30在南校大礼堂隆重开幕。湖南省科技处代表,衡阳市科技处李梅、唐华明,南华大学科技处负责人,各院校老师,校学生科协、校学生会相关负责人及各院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这是一个为广大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增长各方见识的讲座。它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吴教授的观点阐述,第二阶段为学生提问。  
    吴教授就大学生发展阶段的特点、行为人格特点、中国教育特点以及对待环境的态度等问题展开了阐述。他深刻地剖析人的心理,从心理学的角度将人分成A、B、C三类,其中A类人竞争性强,有时间紧迫感,容易紧张,焦虑;B类悠闲自得,没有时间紧迫感,有耐心,能容忍,平稳易于健康;C类过分合作,过分依赖,不表现负面情绪,总把愤怒存在心中并加以控制,易内疚,沉默。那么是什么令这种现象横行于世的呢?吴教授从中国的教育特点出发作出分析:“家长的过分期望,爱护,溺爱,干涉,以及当代的大学教育制度,是造成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严重失衡的主要因素。因为以上各方面的压力,他们往往只能选择面对,或逃避。然而在选择的同时,他们并不能做出适应,也就导致了以上现象的出现”。吴教授衷心地希望中国的教育行业能进行改革,培养心理、生理全面健康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在学生提问阶段,吴教授就就业压力与人生的意义做出了精彩解答:“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过程,享受路上的风景,推动社会发展,而价值就在工作中体现。” 最后,吴教授强调道:“做科普讲座、科普宣传,不需要死守成规,事事讲究逻辑,只有从生活小事着手,才容易融入生活,才会引起别人的兴趣,让人乐于此道。”  
    此次讲座增强了大学生对心理问题的关注,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带动了校园文化建设。 希望同学们多多参加此类讲座,以提升自己的社会意识,加强自己的综合素质,做到我们校训所述的“明德博学,求实致远”。

 

 

上一条:南华大学捐赠特殊团费、救助干旱灾区活动圆满结束 下一条:全国KAB创业教育年会在京召开,我校在会上获得“基地”、“优秀俱乐部”两项授牌

关闭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